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全球时快讯】肥城市构建“五种模式”高质量推进医养结合服务

2023-05-27 01:45:59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资料图)

叮铃铃……清晨4点钟,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肥城市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尹红惊醒,原来是她所管辖的金塔公司家属院的石大爷打来的,此刻他的老伴前胸后背疼得厉害,吃了救心丸也没有缓解,六神无主之时,他忽然想到了签约的家庭医生。

“询问病情后,判断大妈是急性心梗,向石大爷交代让大妈别乱动,帮助石大爷拨打了120。”尹红说。提起这件事,石大爷感激地说:“幸好有家庭医生,送医及时,捡回了老伴的一条命。”

家庭医生的工作看似普通,但对于有特殊医疗需求的老年人来说,家庭医生就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束光,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居家医养”服务模式,是肥城市高质量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五种模式”之一。“目前,根据老年人需求,制定13类36个签约服务包,涵盖预约诊疗、上门服务、定期随访、免费查体、中医康复等内容,满足不同类别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肥城市卫健局党组成员卫荣梅介绍说,截至2022年底,肥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14.62万人,签约率97.89%,60岁及以上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超过85.7%。

汶阳镇城南村聂大妈重度失能,长期卧床,汶阳镇卫生院第八团队家庭医生王霞每周定期上门为她清洗褥疮创面、消毒换药。在王霞耐心周到的护理下,聂大妈严重的褥疮被完全治愈。“尽管老人不能动弹,也不会说话,每当看到她用力竖起的大拇指,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王霞说。

这是肥城在泰安市率先实行的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相结合的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就是“长护险”服务模式。据卫荣梅同志介绍,肥城对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除每月享受450元日常生活照护补助外,还可享受医疗护理机构提供的2-4次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目前,2578个失能家庭享受长护险待遇,有效解决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问题。

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为出发点,肥城还推出了“两院一体”服务模式。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全市14家卫生院均与辖区内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协作协议,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建立就医“绿色通道”。

王庄镇卫生院与王庄镇敬老院相距500米,今年4月8日上午,敬老院一名老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不止,工作人员立即与家庭医生王伟联系,卫生院当即派车接老人到卫生医院进行了CT 、化验等检查,确诊脑梗死住院治疗,老人转危为安。“事情发生后,我们举一反三,对敬老院工作人员进行了康复等方面的培训,这样能更好地照料有后遗症的老人。”王伟说。

“配餐”按需,“花样”服务。肥城依托山医集团医疗资源成立山医康养中心,“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开设200余张养老护理床位,为收住失能、半失能等重点老年群体提供医养服务。按照“购买服务,集中养护”的发展思路,引进子梅养护院,对市内失能五保老人、辖区自理五保老人和对外收费五保老人,分不同形式为老年人打造医养之家,这种服务模式被省卫健委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进行推广。

“康护互转”服务模式。肥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增加养老服务,集中护理全市患有精神病患的五保老人。肥城市人民医院投资3000万元,对怡和园院区康养中心进行升级改建,将拥有康复病房床位35张、医养结合床位238张,满足老年人康复、医护、养老需求,将于近期投入使用。(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苏曼曼 梁俊峰 报道)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